物流园区作为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其土地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本文针对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问题,以河南苏宁物流枢纽园区为例,首先阐述了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内涵和意义,并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其次,分析了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和方法,并对现有研究中常用的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接着,以河南苏宁物流枢纽园区为例,构建了包含土地利用效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该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进行了评价;最后,针对评价结果,提出了优化园区土地利用、提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河南苏宁物流枢纽园区
##1.1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是指在物流活动集中的区域内,按照一定规划和布局,集中建设的物流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相关企业的集聚区。
它是现代物流系统的重要节点,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1.2土地集约利用
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通过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最小的土地资源消耗获取最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1.3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
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是指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的稀缺性和宝贵性,通过优化园区功能布局、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加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等措施,实现物流园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1国外研究概况
国外对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欧美国家学者较早关注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问题,并从土地利用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维度构建了较为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
例如,Tseng等人(2014)提出了使用TODIM方法评估不确定性下的绿色供应链实践,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评价方法研究:国外学者在物流园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常用的方法包括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等。
以上是毕业论文文献综述,课题毕业论文、任务书、外文翻译、程序设计、图纸设计等资料可联系客服协助查找。